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365比分直播  >  科学生活  >  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理论及方法
 
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理论及方法
 来源:    编辑:李老师    发布时间:2016-03-12 21:14:09    浏览次数:11


在我的其他讲座里面呢也多次谈到养成良好的习惯或者是纠正不良的习惯这个话题也经常谈,今天讲课呢也是分几个题来讲,这个孩子的不良习惯或者是不良行为,对家长啊或者是老师有时候是很头疼的,这种习惯呢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比方说他没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同学不喜欢他,老师不喜欢他,家长呢又对他要求苛刻,这样呢就使他心理造成很大的一个障碍同时呢有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呢对家庭生活啊学校生活啊都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个也是不利的,还有呢很多的孩子的不良习惯如果的不到纠正他可能把这种习惯带到成年去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呢也是不利的,那么不论是从现在来看还是从未来来看,不论从生活来看还是从学习来看,还是心理来看,就是说一个孩子如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的好处是多多的,如果一个孩子有诸多的不良习惯那他的发展呢就会受到限制,所以说呢我们自聊天室开了以后啊一直呢经常讲到孩子呢养成良习惯的方法,或者是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一些方法,但是呢以前呢就是没有这么集中讲,今天呢就是集中讲一下,看一看。

第一,孩子的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

大家呢都知道孔子的那句话,就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一个孩子诞生的时候他们之间都没有多大差别,都非常的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通过后天的环境这样一个变化那么很多孩子呢在这种环境的成长下他们呢就出现了一个千差万别,就是这样的。孩子能不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这个就取决于他的环境。那这里的环境呢最主要的第一就是家庭环境,接下来呢就是他的学校的环境还有呢就是整个社会的环境,这个整个社会的环境呢也可能包括他的邻居,包括他的亲属,所以说呢这个问题分析起来啊实际是很好分析的,也就是说如果在家庭而言爸爸妈妈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比方说待人有礼貌,讲话呢这个没有脏字,行为得体,讲卫生,这个梳洗打扮啊都比较得体那么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也会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家庭呢它不讲这个,爸爸、妈妈经常吵架,经常骂脏字,说话也没有礼貌,很多行为也不检点,那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也不会有礼貌,因为我们都观察过,就是孩子使用的句型都是他妈妈,他爸爸使用的句型,这个都是非常明显的。另外邻居也是,你比方说他邻居家就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呢就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方说骂人啊,行为不端啊,爱打架啊或者怎么怎么样,特别是我们的小朋友呢爱模仿一些不良少年的语音语调,他学得可快了,甚至那个口吃他也能学,如果他的邻居或者亲属那么有这样的情况呢也会模仿,是这样的,那么在学校里呢他也会接受不良习惯的影响,所以说呢孩子出生的时候啊按理说呢他无好也无坏,但是呢他走入这个环境,就向我们平时说的就像一个染缸一样,孩子他不能按照他诞生的时候那种非常纯洁的方式来成长,那么于是呢他就被污染,是这种情况。实际上呢作为一个孩子的成长呢他是在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夹缝中成长,应该这样表示是对的,任何一个孩子可能都是这样,因为啥呢,因为任何一个孩子也不能脱离家庭,也不能脱离社会,也不能脱离学校,他必须在社会中成长,那这样一来呢他就在这个夹缝中成长,那要这样一来呢我们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对孩子怎样看看待他的不良习惯,这个呢我们就会取得一个认识,取得一个共识,那接下来我就讲这个题。

第二,怎样看待孩子的不良习惯

那我刚才说了,就是孩子他在一个环境下成长,环境使他的习惯产生了一个差异,一旦这个孩子有了不良习惯,那作为我们家长,作为我们老师应该怎样看待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的,那么根据以往的观察我们会发现一旦一个孩子有不良习惯了,比方说这个孩子有偷东西的习惯,有骂人的习惯,不礼貌的习惯,有打架的习惯,有撒谎的习惯等等类似这样的习惯,比方所在一个孩子身上出现了这样一样两样这样的不良习惯,我们老师的态度,我们家长的态度就会发生一个变化,可能这个是一种本能的反映,那么我们立即就觉得这个孩子不好,这不是好孩子,有时候我们老师还会说,一看这孩子她父母就不正装,就会这样说。他是通过孩子来判断父母,他有时候是这样说,实际大家听我的讲座,我都是重复一个事情,也就是说不论一个孩子他的习惯呢,他的行为方式啊等等出现了一些多么离谱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讲,这是无罪的,孩子是无罪的。尽管他身上有很多劣行,孩子是无罪的。因为孩子一诞生就是一个好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他就被污染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有一个天使般的心灵,同情孩子,这种心态,那这样才能正确的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一旦我们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那么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于是孩子的不灵行为改变起来就比较快,就容易改变。如果孩子有一个不良的行为,我们立即对他进行了一个敌对的看待,那么孩子的不良的习惯就无法改变,因为在孩子看来,你对准的不是我的习惯,而是对准的我的人,你表面上是看不惯我的习惯,实际上你是看不起我这个人,你敌视我。比方说在一个班里,孩子认为老师敌对他,他就和老师作对,接下来的学习啊,团结纪律啊,人际关系那都不好,所以说呢,从这一点来讲啊,那么作为我们老师来讲,一旦你的孩子出现了不良习惯的行为,首先要认同他,要同情他,要知道孩子是无罪的,首先要这样看,这是我们老师。同时呢,作为我们家长,我们家长应该怎么看孩子?我们家长首先你就要这样看,就是说我们对教育孩子,培育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方面,或者其他习惯方面,那么我们家长没有细心,或者没有创造很好的环境,或者是我们家长本身的行为习惯就有问题,那孩子虽然这个不良习惯产生在孩子身上,但是和孩子无关,必须这样看。这是非常中肯的看法,如果你不这样看,那你就是什么,那你就是心态就属于消极,出了问题找理由,找借口,然后有了责任一推了事,就是这种消极的心态,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孩子的行为习惯也不能很好的改变,因为啥呢?因为你不认为这个习惯和你有责任,那么于是呢你就会对孩子有敌视态度,这样就对他有时候使用暴力,或者骂,或者怎么着,这个儿童的教育有的时候,作为家长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孩子出现问题,责任不在于孩子,也不在于老师,而在于自己,你必须这样看,这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一个入口。入口处,也就是责任在于自己,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是我的错,家长如果有这种心态,出了问题全是我的错,孩子问题全是我的错,如果有这种虔诚的态度,那么我们教育孩子呢就比较好教育。

第三,家长本身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一个孩子从生到上初中,这个阶段,那么在家里头生活的时间最长。这样一来,就是说孩子大多数的行为规范在家庭中养成,那么我们作为一个家长,本身如果能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孩子也跟着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东西,我们应该客观的说,就是作为我们成人来讲,因为我所受到的教育,也就是比方说大家今年三十五岁,大家回想一下,三十五年前我们的社会是个什么样状态,那个时候,还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比较贫困,教育比较落后,那么在那种情况下,我想我们的这一代人,他的行为习惯,一些这个包括思想方面的都不会非常好。这是一个事实,有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人的素质的时候,就会讲到有的人说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太低,这是个正常的。问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就是说自建国一以来呢,走了很多弯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把人的这个思想都搞混乱了,很多这个道德品质等等。那时候啊,都觉得做坏事是好事的,都是颠倒黑白了,那么在那个环境下长大,所以说呢那么我们很多人都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那个时代的意义在我们身上会有表现,这样一来呢他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思想,你看我在这里边讲课啊,大家能体会,我在这里讲课我有一个,也不是一个原则,就是我从来不在这里边对家长进行说教,对老师进行说教,我不这样说教的,这似乎是我讲课的一个风格,一个习惯,实际如果要什么的话,我只是对案例派教育家有批判,那个是很公平的,我很少批判家长,那么今天在拟这个提的时候,我就想了一下,很多家长是有问题的,很多家长身上就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方说妈妈焦虑,爸爸不在家,然后这个吸烟喝酒,打麻将,夜不归宿,和孩子没有时间在一起,孩子有问题还要打孩子骂孩子,语言也不规范,这些问题都是有的,那么这些不良习惯,他都会影响到孩子,特别是有很多女孩,她说出那话之后,都给你听的目瞪口呆,那么她这些东西都从哪里来,就是和家庭有关系,我觉得第三个标题家长本身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个是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或者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的一个根本,是这样的。说到这里呢,实际上我就想说这么一层意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家长不可能一点不良习惯都没有的,因为我们也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但是面对孩子就是说我们做为家长,面对孩子我们家长有的时候一生啊,想起来就是为了孩子,我们为了孩子,为了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人生,我们家长就应该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有时候我们经常电视上有报道,孩子肝损害了,你妈妈把肝拿出来,肾坏了,把肾拿下来一个给孩子换肾,也就是说在我们中国的家长看来,孩子有任何灾难,我们家长都是不会想别的,都会为孩子着想,在这个行为习惯方面,实际我们也应该看,也就是说我们的家长一旦发现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对孩子未来人生影响,那么我们家长必须真的就来下功夫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你这样做是对的。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那么很多家庭啊,不养老人,不赡养老人,我记得有一年沈阳有一家,中央电视台在全国都报道了,那么他的子女呢都不是一般的子女,都是有地位的,但是这个老太太就没有人养,然后整个社会炒得沸沸扬扬,不赡养母亲,不赡养父亲是不对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思考,就当时而言,人们会画一个问号?他的子女都是很有地位的,为什么不赡养他的母亲呢,实际上,当时那个老太太在年轻的时候,对全家这些孩子根本就不照看,就自己一个人玩,是这样的。他不照看子女,那么子女都大了之后呢,他用互相推诿的方式,不赡养老人,你看看,这剪事情我们就会发现,就是说作为孩子家长,在很小的时候,你不但要为孩子提供很好的这个精神方面,物质方面的这个保证,同时呢你也要有一个好的行为,你如果没有好的行为,孩子不但会受到影响,而且对家长你本身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也就是说作为家长我们为了自己,我们为了孩子一定要克服身上的不良习惯,克服家长的不良习惯,我们在我们这个聊天室里边做得就很好,特别是上次我讲了,消除妈妈的焦虑的不良的心理情绪,这个讲座,这个讲座也在聊天室里反复播,那么很多这个妈妈听了这个讲座,都积极的改变自己的焦虑情绪,特别是对待孩子的暴躁的情绪,都在改变,我想改变成人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不能改变,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认识到了这个习惯,就是认识到自己有一个不良习惯,同时认识到了自己这个不良习惯对孩子有不良影响时,我们就改变,真是的。我们的这个讲座推出之后,不断的播放,每次播放家长打来字,说以前我动不动就打孩子,现在不打了。动不动就骂孩子,现在也不骂了。至少这样的句子我可能每次播都会有人给我打这样的字,那我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那就是说,我们家长的不良习惯是可以改变的,改掉不良习惯是能改掉的,有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而已,有的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行为是一个不良的习惯,这也是属于正常的。所以说,以后呢我们想在这方面再多讲一些课,你向百草春他学论语的,学很多这个古典作品,那么对这方面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我想下一周安排一讲。你就讲同一个标题就行了。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这样呢,为了使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是不错的,你看是这样的,你看为什么说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团体,就是民间团体非常多,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比方说一个人身上有不良习惯,然后他要改变这个习惯,那么如果他是一个组织来推进这个事,他就改变的快,如果是单个人就不好该,你比方说,我们这个科学教育法房间,经常来推进、改正家长的不良习惯,或者是改变孩子不良习惯,我们经常这样讲座,宣传,互相交流,我们慢慢大家就互相促进,改变这个不良习惯,他有这样的一个理论。

第四,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理论。

一旦我们的孩子有了不良习惯,那么我们怎样去纠正他的不良习惯呢。这个要有说法,说法呢,我想是这样的,我先从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的理论说起,然后我再说这个不良习惯。我以前讲课里边都有,也就是说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比方说是学习的习惯,或者是生活得习惯,你要想培养他良好的习惯,你必须遵照一个理论。什么理论呢?这个理论是这样的,举例子说这个学习,你如果要想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你必须在学习这件事上,或者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该获得一个快乐。于是孩子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他是这个理论。那么反过来如果说,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每次在各个环节上都会受挫,都会得到痛苦,都会挨打挨骂,那么孩子就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都是这种情况,我们再看一下,就是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一旦一个孩子有了不良习惯,那么我们纠正他的不良习惯,这里边他的基本理论有这样的一个,我说大家来体会,要想改变一个人的不良习惯,你必须和他的痛苦链接,那么前边我们说了,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要和快乐链接,那么现在就是纠正不良习惯要和痛苦链接,他是这样的。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我试图说明这个,比方说一个孩子,他如果和父母提出要求,于是他不好好说,他用发脾气,打滚这种方式然后和家长对抗。很多小朋友是这样的。爱发脾气,经常打字,家长说孩子爱发脾气,好了,那我们今天讲着课咱们就这个理论咱讨论一下,那我们首先谈一下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发脾气,实际上呢,孩子爱发脾气,他是得到了发脾气的一种甜头,也就是孩子最初的时候,用发脾气的方式整治了父母,我一发脾气,我一打滚,然后全家就去抱她,哄她,不雅哭闹呢,于是呢孩子的条件你就满足了。给他买玩具,或者怎么怎么样,那么就满足他了,那么孩子就得了一个经验,就是什么呢?就是你看我就那么跟你们要,他不给我,然后我发脾气他就给我了。于是呢,下一次他又要要了,然后又发脾气,又打滚,家长又满足他了,时间长了,孩子就是以这种发脾气的行为和家长提出这个要求,或者用这种方式威胁家长,就是这样的。我们家长有时候还打字呢,家长用普通话说是傻乎乎的,还不知怎么回事呢,还打字呢,说我的孩子爱发脾气等等,那么我们今天就是说给大家讲这一课了。比方说你的孩子今天发脾气了,我已经给你讲了,要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必须用痛苦和她改变这个不良习惯进行一个链接,链接呢,比方说今天他打滚,嚎啕大哭,闹,你呢就让他闹,就让他打滚,他提出要求你就坚决不答应,并且家长呢,你就装作若无其事的,不要理他,不用生气,你也不用说他,你就让它在哪打滚,实际打滚,你想一下一个孩子他能打五六个小时的滚,不可能,也不能哭五六个小时,当你不理他,他在那边打滚啊,哭闹啊,或者发脾气啊,然后自己就自小自灭了,我们这种动物就是这样的。这次他以这种方式来要挟家长,家长就没有中他的记,那么然后他在这次得到了一个痛苦,以往就是闹了一下都能得到一个快乐,也就是说回报。希望家长满足他什么,他都有回报,这次他闹,他没有得到回报,没有得到快乐,得到的是痛苦,那么这次他这次闹得到一个痛苦,下次再哭再闹再得到一个痛苦,下次再闹再的一个痛苦,三次痛苦他这个不良行为他就收敛了。他自己的大脑告诉自己的大脑,现在的爸爸妈妈不是以前的爸爸妈妈了,然后我那个雕虫小技已经不起作用了,于是呢,如果我再闹,那我还是要得痛苦,在地下打滚,嚎啕大哭,一两个小时,闹一两个小时那很痛苦,孩子就知道。于是他就不这样做了。那么我们从这个例子,我们会发现孩子问什么改变了这个行为呢?因为他在这个不良习惯的运行当中,他没有得到回报,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得到了痛苦,这种痛苦还有精神上的,还有面子上的痛苦,自尊上的痛苦,这样孩子就改变了他的不良习惯,是这个意思。这是这方面,那么这个孩子实际上不良习惯还不仅仅我说的爱发脾气,还有很多的不良习惯,有的可能也不能套用这个理论,我想是这样的。你比方说,孩子尿床,这是不良习惯,一般来说,孩子尿床啊,他都有背后的象征意义,他有时候不想尿床的,他有的时候是一种潜意识作用。前两天,这里边的一个管理跟我说,他的女儿尿床,那我跟她讲了,实际这段时间他也和他女儿在对立状态,实际上这孩子的这种尿床,他是一种就是说她用这个尿床的方式似乎是抗议父母的对他不爱,这个是这样的。比方说孩子有这个尿床的这个习惯,你这个事情你得怎么处理呢?也有心理因素,就是从心理心这个角度孩子尿床也有心理因素,那就尿床这个习惯,我们说了,如果她尿床,那他是一种心理对抗,那么我们怎么能让他得到痛苦呢?你还能骂她一顿吗?你还能把她那个尿了的床,尿了的褥子到外边给展示一遍,让他痛苦吗?这样也不行。这个也不是个方法,是不是啊。但是基本原则,实际上我们这茬独生子女身上有很多不良习惯,那么很多不良习惯他都是什么呢?都是这个娇惯造成的,纵容造成的,这是他受到这个教育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孩子犯了错误了,我们就觉得是独生子女该打的没有打,该严惩的没有严惩,就这样呢,时间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就养成了,你比方说孩子撒谎这个事情,孩子撒谎,他为什么撒谎,他撒谎有好处啊,他撒谎就可以过一个关,他用撒谎的方式去过一个关,就说撒谎这个事情,孩子撒了一次慌,如果成功了,那么他的撒谎呢就被鼓舞。你一撒谎说作业交了,实际上没有交作业,他撒谎说了,家长给他钱已经交给学校了,实际上没有交,他自己花掉了。类似这样的谎言,他撒谎。那么他撒谎成功就是对他的一个鼓励。如果我们当时就识破他这个撒谎,然后让他对这个撒谎负责,也就是说在撒谎这件事上要得到痛苦,这样他就会收敛这个撒谎,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前两天我说过的。一个小学的老师,他班里个女孩,平时表现的各方面都非常好,那段时间呢,她就把同学的作业本拿来了。拿来了把名字一改就交上去了,就是那种练习册,她的意思就是我把名字改完了,然后我就交给老师,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他也不能认得是不是她写的,但是这个老师很细心就看出来了,并且呢,他以观察那个连心本的皮就发现了这个字是这个女生改的,这个老师觉得这个事情很严重,就向我请教了。我说你要想改变这个孩子的这种欺骗行为,你必须让她在这件事上要让她获得痛苦,获得痛苦的方式,我也告诉他了。我说你就在一周之内,你就折腾吧。为什么要折腾呢?你要找她谈,你要找她妈,就是要造成一种声势,让她感觉到她为这次这个诈骗她就付出了一个代价。她就真是,他就找她妈,家长的妈妈然后到网上跟我谈,跟我交流了一下,她也按照我说的,足足的就折腾了一周,那么我为什么说要这样呢?因为一个孩子他儿童的这个行为,她是可以从这个小的行为,如果他做成功了,那么他就会复制这个行为,并且这个复制呢,可能复制到成年,那么对孩子就有影响。这次让她在一周之内都是痛苦的,觉得呢,就是他做出了一个天大的错误,然后就是这样每天都找她谈,每天都这么折腾,折腾来折腾去,一周之后,前段时间我看到那个老师,我就问他,那个女生最近怎么样?他说最近非常非常好,这孩子原来也好。那么我们从这件事上就会发现一个孩子的不良习惯,特别是他一开始发生的时候,然后让她得到一种痛苦,这种不良习惯他就会消除,她就是这样的一个理论。新月啊,这个孩子撒谎有很多原因的,如果他的很多事情比较困难,达不到,对他要求很高,他就会用撒谎的形式,以后我们会专讲撒谎的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大家通过我上面讲的,咱们大家就记住,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要和痛苦链接,就是孩子一旦发生不良习惯的时候,你不能纵容他,也不能鼓励他,也不能迁就他,你要想改变他这个不良习惯,你必须让她做这个不良习惯后边呢,让它有一个代价,要跟着。就是她要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对的。而且一旦孩子重复了她这个不良习惯,比方说偷窃呀,损坏公物啊,打小朋友啊等等,那么这样的不良习惯呢,你家长要对这个事呢,就是要有一个让它得到痛苦。

第五,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要讲科学。

这是我要讲的一个话题,也就是说,孩子的不同的不良习惯,纠正的时候,他可能不能用一个模式,比方说我刚才讲的,你要都套用这个理论,可能也不行。要讲科学。比方说孩子吃指甲,昨天有个家长说,他的孩子吃指甲,同时就有其他的朋友给我打字,吃指甲是缺锌,缺锌就营养不良,如果孩子这个不良习惯就是因为缺锌的话,我们就领她到医院去给他看,给他化验血。如果真的缺锌的话,我们就给他补锌,这就是利用一个科学的方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还有你比方说我刚才说的这个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这也属于一种方法。还有我想呢就是我在这里边讲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个画家,她哪画画,后来他又吸毒,他吸完毒画的画呢就非常特殊,然后把这种画拿到国外买都能买很多钱,于是他当时他的朋友,就是他的情人就是为了挽救他,就跟他做很多工作,陷入爱情的时候,那么从此就不让他画画了,然后就学开出租车来维持生活,后来一点一点也不再吸毒了。也就走向了正路,不再画画了,不再画那种画了。不让他画画,然后让他去开出租车,这个目的就是来解决他这个问题。那个文章我看了之后,我就觉得很感动,其实他这里边就包含了一些道理,道理是什么呢?就是说他吸毒,这是不良习惯,然后画画,画完画,他又能卖钱,卖钱之后又吸毒,那么他这个女友为了帮助他呢就不让他在画画了,让他去开出租车,用开出租车赚钱来维持生活,后来呢就是逐渐的脱离了毒品,最后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人生,是这样的。这个孩子的这个日常习惯呢,用科学的方法,就是说我们要懂得很多的科普知识来解决孩子的不良习惯的,比方说我最近推出的一个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这一讲呢,他整个的那个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的方法,坐着啊,拿笔啊,查字典,他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也就是建立在心理这个行为科学,是这个神经语言学,这样的科学的基础上,然后帮助孩子养成习惯,那么我们在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讲科学的话,那我们可能用暴力,一般家长都会习惯孩子这次不良习惯,然后就打他,就骂他,不给他饭吃,然后又怎么样,怎么样惩罚他。这个只是一个粗暴的一个简单的方法,我们大家会问自己如果一个孩子以惩罚,这个简单的惩罚,或者是怎么怎么样,他就能改变,那也不见得,实际我们很多有不良习惯的孩子很严重的,家长都打过的。你比方说,一个四年级的孩子他偷钱,偷家里的钱,偷别人的钱,在这种情况下,你用打就不行,这样的孩子他偷盗是一种心理的缺陷,他是心理疾病,那么你就得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来解决他的偷盗的问题。如果你不用这种科学的7方法解决他的偷盗的习惯,那你就职指责孩子,你说爸爸妈妈都不偷,就他偷。我就看到一个女孩,我记得最清楚的那次那个家长指责这个孩子,就当着孩子的面,那个小女孩,很漂亮的一个小女孩,看着样子就很文静,就指责。我就觉得这个孩子没有尊严了,这样指责,后来我把妈妈拉到一边,我跟他说我说你的孩子之所以他偷东西,是你早期出来打工把孩子扔到家里,孩子得不到充足的母爱,然后才偷东西的,你不能怪孩子的,你不能这样对待孩子,我跟她说里一番,就是这样的。孩子的不良习惯,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这是对的。

   第六,不同的不良习惯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实际刚才也都提到这一点了。这个不良习惯的种类很多,那你解决得方法也要很多,而且这些方法呢,就想我前边说的,都要具备科学道理,他要有科学道理。要没有科学道理,然后就是直接打,直接骂,这是不行的。要将一些科学方法。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要讲爱,对孩子要有宽容的态度,这个态度是有的。也就是说孩子的不良习行为,有的时候,根本不能怪孩子,你必须要有这种积极的心态对待孩子,这样就好办一些,因为你爱孩子,孩子就有感觉,如果你不爱孩子,孩子有不良行为你厌弃孩子,孩子都能感觉到,孩子感觉到之后,就不配合你,不配合你来改变他的不良行为是这样的。那接下来。我将几个小题

第一,有的习惯随着成长而消失

那么孩子,我都说了,一个小孩子那么他两岁三岁四岁,五岁,六岁,七岁,他是生长的过程,成长的过程,那么有很多不良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然后他就消失了。我再举个例子,我记得我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是说。一有人找我去吃饭,我儿子就跟着我,那个时候吧,大多数情况愿意领她,因为很多同事都很喜欢他,有的时候呢,我就不想领他,并且他那时候表现积极,他以表现积极吧,我就不大高兴,有时也没办法就领他,那么在过了一年两年三年,就是一有这种场合,我再找他,都不去,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实际更深层的是什么?就是孩子他建立起羞耻感了。就是以前他没有羞耻感,反正有好吃的,我就跟着去,他没有羞耻感,后来大了之后,他就有羞耻感了,那随着这个羞耻感的产生,然后这种不良习惯也就自然消失了。你比方说孩子尿床这个不良习惯,他都是很小,大了他就不尿床了。所以说,一旦孩子发生就是类似这样的一个习惯的时候呢,不要去刻意的改造他什么,我再举个例子,我说一个美国的家庭。咱们大家都知道孩子又来人风这种状况,似乎是一种不良习惯,美国的孩子也这样,实际上呢有这样一本书描写的,这个家里来了很多客人,然后他家的三个孩子其中的一个小女孩就闹起来了。闹起来之后呢,他就在那个地板上就打滚就哭,她爸爸妈妈就不以为然,那我们中国的学者看了之后,就觉得不可思议,那我们中国学者认为如果这要是我家的孩子,我两巴掌就给他打一边去了。美国的家长不这样看。美国的家长就是让他哭去吧,哭累他就不哭了,美国的家长是这样说的。然后又过了一年这孩子出息的非常好,就是孩子啊有时候有一些无理的行为,它随着这个成长它就消失了,这个呢一旦孩子有这种情况的时候呢我们也不要大惊小怪,你像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这里面的朋友他跟我说他领孩子呢到这个邻居家,她家也有和她这么大的孩子,其他别的都挺好,但是这两个孩子为了争一个玩具就闹起来了,就很没面子,然后她就跟我说这个事,我说这个事不算是很严重的事,但是如果你下次再出去的话,你要有思想准备,你的孩子这种情况可能发生,那么出去之前,你叮嘱他一番,比方说你要去哪边有小孩,那你就要叮嘱孩子一番,就是说一旦那个孩子和你要什么玩具,你就要给他看一看,不要吵架,先叮嘱,然后你再去,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是这样的。孩子小确实是类似这样的事情,他也会发生,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这些习惯都会消失,因为孩子长大他自然就有羞耻感,羞耻感建立起来之后,那么这些有失体面,有失面子的事情就会发生。

我再讲一点孩子不良习惯的克服,有的是很容易克服的。也就是孩子一旦发生一个什么不良习惯,作为我们家长也不要兴师动众的。兴师动众的也不好,我们知道孩子的不良习惯都能克服的。如果运用方法就更能克服,你的孩子有一个什么的不良习惯发生,你大吵大闹,又怎么怎么样,反而就不利于孩子这个不良习惯的克服。所以说在这一点上你要知道孩子的不良习惯,只要家长有耐心,科学方法对劲,那他都能克服,所以说在这一点上你不要有急躁的情绪,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就是小题大做,就是不能小题大做,儿童他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就是说你越强调,他越向你强调的相反的方向发展,你像孩子多动似的,你越说他多动,他就越多动,你假装他不多动了,他可能就安静学习了。孩子就是这个特点,所以说呢咱们现在就要有一个心态,孩子很多不良习惯都能克服。一个是我们做为家长要把自己的行为习惯搞好,然后再有一个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来对待孩子,所以说呢不要孩子有一个什么不良习惯,就惩罚孩子,讨伐孩子,这样不好。是这样的。

第二,就是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时间是漫长的。

就是说,有的孩子的不良习惯纠正起来之后呢,是非常漫长的。特别是那种顽固的不良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咱们家长更应该有耐心,你要知道孩子这个不良习惯呢是由来已久,已经养成了,那么怎么办呢?我要下一番苦工,首先咱们要知道孩子这个不良习惯和咱们大人有责任,然后这个习惯不是一下就改变的。我们寻找到最好的方法,制定出最佳的策略,采取一个马拉松的态度,然后对待孩子这个不良习惯,这个是应该这样看。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思想准备,关于这一点,实际上我们在整个改变孩子不良习惯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家长就是不能急躁,就是不能急躁,急躁不好,急躁和不讲科学都是不行的。实际上我们这两天很多朋友通过听了这几颗之后,都感觉到这个孩子的不良习惯很好纠正的。是这样的。最后我再说一点,就是说,有的孩子然后家长用了科学的方法,帮助他,然后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就是说孩子喜欢了学习一段然后成绩就上去了。过一段时间又滑坡了。这个属于正常,孩子一个习惯改了,改了之后后来又复发了,也就是他的条件又适合他这个不良习惯发生了,然后有复发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我们家长也要看做是属于正常的。也得这样看。不良习惯反复,这是这样的。就是像不良习惯做斗争,这也是很漫长的。确实是很漫长,还反复,当孩子反复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看到这属于正常,这个心态就是这样的。孩子随着他的知识的多,阅历多,慢慢对爸爸妈妈的一番苦心,他就理解了。然后慢慢就改正了。那么以上呢我的讲座呢,就是这样的。也就是说我们对待孩子的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他的态度,我们应该提供的方法。那么至于很多方法我们在其他讲座也都讲了。我们以后也会陆续讲,那整体的原则,是这样的。今天的讲座就将这些。谢谢大家!


 
分享到:
  收藏    |     打印    |     关闭
 
 
 
学习收获大反馈
 
热门文章
家和子贵播放器
13岁女孩软硬不吃怎么办?
科学教育法微信网站栏目及栏目内
消除孩子脾气禀性的科学方法
365比分直播上辅导
中国教育报微信平台家长汇视频解
读经妈妈了不起
山东小提琴家化性
 
推荐文章
微电影:你到底离还是不离?
中国人终于可以不离婚了!
家和子贵与深圳国学院全面合作(图
家庭教育心得笔记之一
深圳家长学校—帮助中小学生摆脱
古典音乐在教育中的应用
夏令营爬山训练
中国教育报微信平台家长汇视频解
 
家和子贵学霸教育公众号
 
家和子贵官方微博
 
李老师微信号
 
友情链接: 爸妈在线    巴山艺术教育    湘北新父母    家长培训学校    成都盐道街    小学美术老师    罗蓉好家长    深圳家教网
中国教育在线    大庆网    百湖网    深圳网
网站访问量: 
CopyRight @ 2007 - 2015 科学教育法,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0504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