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365比分直播  >  科学生活  >  培养儿童运动的意义和方法
 
培养儿童运动的意义和方法
 来源:    编辑:李老师    发布时间:2016-03-04 20:50:42    浏览次数:14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哲学家伏尔泰提出的著名论断,生命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更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可以说,没有运动,人就活不下去。

当下、全民对于运动的认识不够,尤其是对于儿童运动的重视程度更是不够,所以今天我们对于儿童运动的意义和方法,特别是在意义方面要深深地挖掘一下。运动对儿童的发展,对儿童的健康,对儿童的智力,以及对儿童的心理等都是有好处的。

一、儿童运动的意义

人类的整个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们要上山打猎、要奔跑、要射击、要搏斗,要从事各种劳动,当然劳动也是运动。如果要是没有运动,人类是无法进化到现在这种程度,运动对于人类的意义非常重大。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在向前进步,机械化的进程取代了人类大部分的体力劳动,以往通过劳动就可以进行的运动,现在已经渐渐的被机器取代,例如:工厂生产的大多数产品都是生产线,直接参与体力劳动的人员大部分地减少,农业也同样应用机械化,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人们在工作中、在生产中活动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运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一些发达国家,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是非常好的,比方说很多欧洲国家的孩子,上学的时候都不背书包,他们都带一些体育器材,运动服、运动鞋、篮球、滑板之类的,到了下午学习结束后,孩子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带到社区体育场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有一次,一位澳大利亚的留学生在电视上讲到:他们学院光足球场就有三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运动场地,整个学院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派运动的景象。在美国也是如此,一到周六、周日,家长就开着车带孩子去参加体育比赛,这些活动都是有计划、有安排,有条不紊的,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融入他们的生活,仿佛美国人的生活就是“玩”。

对于上面提到的一些教育、生活和运动方式,我们国内的一些教育者就会思考甚至质疑,认为美国人怎么没有正经事儿呢,孩子休息的时间不学习,全是玩,不是耽误孩子的学习和进步吗?!事实上,这些都是观念和认识上的差别,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和体会到运动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我们可以观察和反思一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肥胖、体质不好,稍有一些体力上的活动就承受不了,体育课晕倒、军训生病的事情屡见不鲜,这些都是运动不够、身体素质跟不上导致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运动对于孩子头脑发展和学习地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不运动、或者运动得少,不仅他的身体素质下降,他的生命质量和生活的品质也会降低,运动对于人类的意义是巨大的。

1、运动是生命的第一需要

人体有一个血液循环系统,这个系统就是说由心脏这个泵把我们浑身的血液不断的推动,使血液在全身不断流动,那么血液之所以在浑身这样流动,完全是心脏这个泵在起作用。我们身体还有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没有泵,这个系统叫淋巴系统,淋巴系统在身体里就相当于城市里的下水道一样,也就是说通过淋巴系统把我们全身的垃圾都排掉。由于淋巴系统没有泵,淋巴系统的运作完全靠氧。人在运动的时候,会增加了氧的吸入量,比方说打了一场篮球,或者早晨运动了一个小时,这种运动就促使人体呼吸到很多新鲜空气,空气里边就有氧,氧就贮存到血液之中了,血液里边的氧加上水分就推动淋巴系统的工作。如果没有氧的贮存和供应,淋巴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人就会得很多病,而且每天都感觉到疲劳、头昏脑涨、睡眠质量降低,记忆力和大脑的灵敏度都会受到影响。

总之,运动起到了促进淋巴系统活动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人不运动或者运动少都是非常有害的。

2、运动促进儿童肌肉发达

肌肉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长期的、有规律的运动能够锻炼肌肉,如游泳、打球、跑步等等,这些运动能锻炼身体各个部位肌肉的力量,促进肌肉的发达。通常我们能够看到运动员的肌肉是非常发达的,从外表就能看出身上那些肌肉块非常匀称,而大多数不经常锻炼的普通人肌肉是松松的,很少的肌肉,外边都是包的脂肪。

对于孩子来说,肌肉的锻炼是非常必要的。普通不运动的人骨骼不是很发达,如果经常运动的人,他的肌肉会发达,骨骼也会发达,肌肉的发达对人体的作用就更大了,就是说,人如果身上有肌肉,肌肉多的意义就是相当于心脏的意义。

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如果一个人的肌肉发达,肌肉里边就能储存大量的氧,浑身肌肉多的话,人体心脏的跳动速度就会减慢。也就是说肌肉里边注满了血液、氧,使心脏不必要那么辛苦的工作。相反的,如果一个人的肌肉不发达,那么他心跳的速度就非常快。大家都知道,一般运动员心跳的速度是每分钟50多次,我们普通人的就可能70多次,这样心脏跳的次数越多,心脏本身磨损就越多,如果心脏跳的缓慢,就减轻了心脏的磨损,这样心脏的寿命就会加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为了减缓心脏的负担,身体要锻炼出很多肌肉才是合适的。从这点来看我们就谈到了运动和生命的关系。

运动促进儿童肌肉的发达,如果不运动,肌肉就锻炼不出来,作为一个儿童必须锻炼出肌肉,这样整个身体的功能就更发达,而且会延缓心脏的衰老,延缓人的寿命,这样人都会比较健康。

3、运动促进儿童睡眠质量提高

运动刺激儿童睡眠质量提高,很多人、很多孩子都抱怨睡眠不够,总觉得睡不完,那么这些所谓睡不完的意义是什么呢?实际上,这是由于血液里边太浑浊,血液里边的垃圾太多,身体各机能在运动的时候就比较缓慢,这样整个人的睡眠状态就不会很好。

如果人们每天坚持锻炼身体,那么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就加快了,血液的代谢也加快了,血液垃圾会随着代谢而排出,这样血液就是清晰的、透明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睡眠质量就会提高,体力恢复就会加快,比方说孩子正常需要九个小时睡眠,那么经常运动的孩子可能七个小时就能恢复体力了。

在竞技体育中,恢复体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长跑运动员,一方面是研究场上的战术和技术,一方面就是研究如何恢复体力,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在重视孩子学习生活的同时,也要重视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恢复精力和体力。那么让孩子恢复体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动。运动能够加速淋巴系统的工作,加速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使整个身体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样会使得睡眠时间短、恢复体力快,进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相反的,如果不通过运动让孩子恢复体力,就会降低学习效率,比方说临近中考或高考,每天可能只睡五六个小时,如果孩子没有掌握到恢复体力的方法,终日只动脑子不动身体,那么就很难有高质量的睡眠,也很难恢复充沛的体力,那么也就很难高效学习。

有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不愿做作业、懒惰、愿意看电视等诸多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大多都和孩子运动少有关系,因此,我们就要动员孩子,陪着孩子每天去运动。

4、运动促进儿童左右脑的畅通

我在很多系列讲座里都讲了,如果一个儿童的左右脑能畅通无阻,在需要解决左脑负责的问题(如数学、语文、外语)等时,右脑能够参与工作,大脑就会高效的处理这些知识,使孩子接受得快、消化得快,记忆得牢。运动就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我们来举个例子,孩子在篮球场上玩一个小时的篮球,他会奔跑,双腿快速运动,双臂来回摆动,接球、带球、传球,眼睛会观察场上伙伴的情况,耳朵要其他运动员的呼叫,整个过程综合了动觉、听觉、视觉的综和运动。从大脑功能来看,右脑控制人身体左侧的各项功能,左脑控制身体右侧的各项功能,也就是说全身都在运动,实际上就刺激了左右脑信息的畅通,孩子运动的过程就是左右脑信息互动的训练过程,那么经常进行运动,左右脑就会畅通。我做过调查,很多喜欢运动的人学习效率都非常高,(体育特长生很多学习不好,是因为他们不爱学习、厌学导致的)。我在很多大学里发现,有些孩子不运动,整天钻在图书馆里,贪黑起早地学习,但是一考试,成绩并不特别优秀,而那些经常运动、经常演出、经常参加活动的学生,考试分数却并不低,原因是这些学生的学习时间短,但效率很高,这就是运动的作用。

知道了运动的重要作用,很多家长会提出一些疑问,比如:担心孩子一玩就玩疯了,导致没有心思学习。而事实上,有规律的运动和一味地玩耍还是有区别的。有些孩子之所以一玩就收不住心,不顾学习,是因为孩子玩得少、没有玩够,没有玩到正常和有规律的程度。比方说,孩子每天玩一个小时的篮球,长时间地每天坚持,那么孩子就不会出现疯玩的情况。有些孩子平时学习紧张没有时间运动、活动,一到寒暑假有时间的时候,天天玩,甚至打破正常的作息时间和学习时间,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极度放松,进入纯粹玩的状态,也就很难收心学习。而家长不了解这些,看到孩子只玩不学习,就会立刻采取行动,强制孩子回归学习的模式,死看死守,但效果并不如意。

家长要认识到,不是运动、活动本身影响孩子,而是家长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当而影响孩子,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疯狂地玩是由于他没玩够,没有正常的运动、活动,这就好比让一个人饿上几天,再给他吃饭他会吃的很多一样。因此要让孩子有规律地进行运动,才能达到好的目标。

5、运动促进儿童大脑分泌内啡肽

我们在前面的讲座里讲过内啡肽,人类20世纪末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人的大脑能分泌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脑下垂体分泌的类似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会使人兴奋,等同天然的镇痛剂。对于学校而言,内啡肽是打开大脑长期记忆系统的记忆因子,如果一个孩子每天能正常地分泌内啡肽,他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记忆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运动就是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的一种方式,经常运动的人或许会有亲身感受,每天运动过后身体会非常舒服,像吃了药一样,实际上这种舒服的状态就是大脑分泌了大脑内啡肽。运动过后大脑分泌内啡肽,人可以很快地安静下来,投入学习,而且学习效率很高,在这种状态下,学习的东西就会记忆得很好,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运动过后,同样会达到这样的效果,能够促进学习。有的人会问,我有时候运动过后,浑身肌肉都酸疼,就是说不但没舒服,而且很累,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不经常运动,偶然运动一次,活动量过大,身体内的活性氧太多,运不出去,在身体里结晶,就会刺激肌肉非常疼痛,如果每天都有规律地运动,就不用出现这种情况。

运动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通过运动能够促进左右脑的互动,进而使大脑分泌内啡肽。研究发现,当人的大脑分泌内啡肽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左右脑结合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唤醒右脑参加左脑的工作的时候,大脑能够分泌内啡肽,所以当一个人运动的时候,他的左手右手、左腿右腿在一个高速运动的状态下,这样就使得左右脑协调的运动,分泌内啡肽。如果右脑不动,光用左脑,那么不但不能分泌大脑的内啡肽,而且会分泌有毒的物质。通过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这对于孩子的积极意义是很大的。

6、运动促进儿童注意力提高

儿童的注意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短时间就形成的,注意力是经过后天的训练而逐步提高的。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同,例如儿童的注意力在一两岁的时候可能集中一两分钟,到七岁的时候就是七八分钟。同龄的不同孩子的注意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最多能认真听十分钟,注意力就消失了,然后就要伸拳头、就要说话了,而有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会很长、能够认真听讲;有的孩子一晚上三个小时还做不完作业,有的孩子一口气把作业做完。那么这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那就是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训练最重要的是在各种活动中,活动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注意力专项训练、学习活动、各种运动、交友、谈话活动等等,这其中运动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能从小养成运动的习惯,那么他的注意力就会提升。运动本身就是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比方说体操运动员、篮球运动员等,运动的过程中注意力是要集中在正做的事情上的,运动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就会集中。运动适应了孩子的特点,让孩子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爱做的运动上。如果孩子每天都能运动,每天都进行着注意力集中的过程,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有明显地提升。另一方面,运动也能够消耗孩子体内多余的能量,尤其是好动的孩子,消耗过后孩子更容易静下来,投入到安静的学习当中。

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做作业磨蹭、拖拉,上课精力不集中,这里我就可以告诉这些家长,孩子出现这些问题除了营养因素之外,就是没有从小进行运动和锻炼,或者其他活动如动手动脑的活动等也做得少。

家长要把对孩子运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高度上。有些家长对于教育问题更容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会有一个宽泛和长远的计划,不能将教育看做一个系统工程,这样教育就不容易出效果。运动既是如此,看起来好像孩子在玩、在动,占用了学习的时间,可实际上,运动正是从科学的角度对孩子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提升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7、运动促进儿童意志坚强

运动促进儿童意志坚强,一方面是认识方面的,比方说运动需要坚持、需要耐力,运动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疼痛、困难等,而运动的结果又会让孩子感到舒服、快乐,竞技运动还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在这样的过程中,坚持运动就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孩子也会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到坚持的意义,体会坚持过后成功的喜悦,并且会使自身的意志力变得坚强。有了这种意识,孩子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都会保持坚强的意志。

另一方面是身体方面,运动能够提升意志力,使人的意志坚强,意志从表面理解是精神层面的,但事实上,运动之后,人的大脑受到刺激分泌内啡肽,内啡肽能够缓解人的痛苦,这是物质层面的,可以说物质层面的东西缓解了精神层面的压力,进而能够使人更加坚持,更具有意志力。

如果孩子每天都有规律地运动,每天大脑都会分泌内啡肽,这种快乐的物质能够抵御消极情绪、抵御痛苦、抵御焦虑,这种类似兴奋剂一样的物质能够帮助孩子抵御整个社会、整个身体对心理上的一个压力,使他们更从容地面对事情,自然就使意志力更坚强。

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刻苦、努力学习,运用传统的学习方法,很少用到右脑,那这样的孩子到了高年级、到了初高中后,学习就会下滑。这些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到三、四年级这段时间,没有过多的压力和想法,只是好好听话、好好学习,成绩都非常好。因为小孩子的性生理和性心理都没有发展,自身能量都被用在学习上,注意力也集中在学习上,再加上家长的教导与督促,通常表现都很好。可是一旦到了高年级,到了初高中,孩子的性心理和性生理都开始发展了,正是因为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变化,这个阶段孩子看世界很多一部分是从性这个角度去出发,因为这时候与小的时候不一样了,大脑开始变得焦虑,形成压力,以前是安静的生活,那现在就比较躁动,感觉心里焦躁不安,会无原因地发脾气,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如果没有运动、没有锻炼、没有兴趣爱好、没有右脑学习的方式,就会开始走下坡路。有很多家长面对一个好孩子突然地改变,就会不知所措,有的还会认为是孩子意志力下降了,更不知如何帮助孩子。那么,应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运动。

经常运动的人都不会斤斤计较,都很开放、很大度。比如美国证券交易所很多做股票的人过去都是搞体育的人,原因就是他们意志力强,心态好,能够从容面对或好或坏的结果。对于孩子也是如此,运动的过程、运动分泌的物质能够使孩子提高认识,缓解焦虑情绪,使孩子的意志更加坚强。

8、运动促进儿童交际能力

成年人讲人际交往,孩子同样如此,如果一个孩子只知道学习,没有体育活动、文艺活动,不经常和人接触,那么就不知道该如何与人相处。人际交往的能力需要实践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与人交往得多了,就有了这个能力。比方说,一个推销员,刚刚入行时不知道如何与陌生客户去接触,张不开口也打不开局面,那么做得时间长了,接触得人多了,每次接触都有体验和经验,时间久了交际能力就提高了。孩子也是这样,从小的时候就让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玩的过程就是交际的过程,有的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或许会闹意见、会吵嘴、会打架,事实上这些都是交往过程中要发生的,孩子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应对不同的朋友,学会如何处理矛盾,学会交往。有的家长见到孩子在外面打架了,被别人欺负了或是闯了祸,就会大惊小怪,事实上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必须,孩子要在这样的过程中去认识世界、提高自己交往的能力。

运动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为孩子提供了交际的场所,在运动的过程中有各种机会与不同的人接触,或者是一起训练的小伙伴、或者是同一只球队的队员、或者是相互竞争的对手等等,通过运动、活动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交际的能力。

以上我们讲到了运动对于儿童的八个方面的意义,运动不能被忽略,运动对于孩子未来学业的发展,以及孩子走向社会后事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儿童运动的教育方法

这里讲儿童运动的教育方法并不是体育专业本身的方法和技能,这一方面会有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我讲的主要是作为家长如何树立运动的观念,如何引导孩子运动,如果帮助孩子选择运动项目,如何安排孩子的运动时间等等,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教育而服务,希望能为家长提供帮助。

1、消除家长功利色彩

功利色彩,显而易见,就是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去做事情,这里没有褒贬之分,只是让家长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去建立教育观念。有很多家长的传统观念就是出人头地,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他们会认为既然让孩子参加运动,占用那么多时间,家长还要有所花费,那么就要有个结果,不能简单地玩玩就算了。比方说在选择运动项目时考虑未来有没有发展,孩子的先天有没有优势等等,目的只是让孩子通过运动有所出息,不说要世界冠军,也得要小有成就。这种功利的想法和做法就失去了让孩子运动的积极意义。

事实上,能够成为优秀运动员的人,其自身的先天素质是极好的,能成为世界冠军的人是万里挑一的,不仅仅是家长那一点付出就能达到。同时,让孩子为了很高的目标去运动,也会给孩子加上无形的压力,反而又给孩子加上了一层重担,那么通过运动能够给孩子带来的益处就所剩无几了。有的家长让孩子参加体育训练,训练到一定的程度后,教练或者老师会告诉家长,孩子的能力范围已经达到一定的极限,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发展,这时候一些家长会感到失望,有的还会让孩子停止训练,免得浪费时间和金钱,不如好好学习吧。实际上这种做法也是对孩子的打击和否定,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家长要建立正确的认识,让孩子参加运动,其实就是让孩子玩,让孩子锻炼身体,刺激大脑的活化,增强意志,培养注意力,锻炼交际能力等等。让孩子参加运动不是以取得成就为目的,而是通过运动让孩子各个方面都更健康地发展,建立这种认识就能让孩子的运动长久坚持、贯彻到底。

2、根据儿童自身的爱好与特点选择运动项目

既然要运动,那么就需要选择运动项目,其实在这个方面是比较自由的,主要还是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爱好,可能有的孩子喜欢足球,有的孩子喜欢羽毛球,有的孩子喜欢乒乓球,有的孩子喜欢排球、篮球,只要孩子喜欢的运动就可以让他去选择,不只限于一个项目,如果孩子喜欢、能坚持都可以让他去选择。这里要强调一点就是家长不要强行安排孩子依照自己的喜好做某项运动,也不要因为孩子兴趣的转变而去责备孩子,只要孩子能坚持运动就可以。

另外还要根据孩子特点去选择运动项目。首先就是身体素质问题,比如身体弱的孩子可以从比较舒缓的运动项目开始,因为这么多运动有的孩子适应,有的孩子不适应,家长对于孩子从小到大的身体状况比较了解,所以家长在这个方面要给予孩子帮助,一面孩子因为不适当的运动造成重大的损伤。

对于意志力不强的孩子,不是很爱运动的孩子来说,除了自己的喜好外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外形特点来选择运动项目,比如个子很高,可以玩玩篮球,个子矮可以选择玩乒乓球,这样孩子会更容易上手,更容易加深兴趣,坚持长期运动。

以上两点主要是提醒家长在孩子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尽量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要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去选择运动

3、让孩子循序渐进地接触运动

作为儿童来说,他们个子小、力气小、意志也薄弱,所谓的运动,在他们的世界里等同于玩,根据孩子的这种特点,家长就要让孩子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

当然这里我们可以根据特点将孩子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生就喜欢运动,多数的这类孩子自己就会主动去运动,比如很多男孩子爱足球,自己也爱踢足球,更愿意去研究如何踢得更好,即使会有磕磕碰碰,他们也会觉得快乐,会一直坚持,类似这样的孩子们家长可以不用过多地参与,只是掌握大的方向就可以。而另一类是不太喜欢动的孩子,尤其是很多女孩子,怕累又不爱流汗,对于这一类孩子,家长就好注重引导和方法。

让孩子运动一定是循序渐进的,比方说打篮球,孩子五岁或者七岁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球,拍一拍、传一传,再大一些可以带孩子去投篮等等,让孩子逐渐建立兴趣。再比方说,孩子小的时候,可以从最基本的活动开始,如跑步、骑小车、轮滑、滑板等等,都是以玩的方式让孩子进行运动,从简单的开始,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长,逐步地增加运动两和难度等。

有些家长知道了运动的种种益处,就立刻让孩子开始运动,如疾风暴雨般,比如大清早把孩子拽起来跑步,要求每天跑一定距离,这样领出去几天后孩子就受不了了。因此说让孩子运动一方面是正确的引导,引发兴趣,一方面要循序渐进,比方说早晨锻炼,可以让孩子开始时早起五分钟,慢慢到早十分钟,再到半小时、一小时,早晨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了,形成习惯以后,孩子到时间自己就会醒了。运动量同样如此,一点一点增加,孩子才能接受,才能长期坚持。如果一开始运动就碰到痛苦,而不是快乐,孩子就会对运动产生抵触心理,对运动失去兴趣,也就适得其反了。

4、让孩子参加有氧运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一般来说一些运动员的运动都是无氧运动,也就是运动剧烈,幅度大、强度大,需要强大的力量和爆发力;有氧运动就是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强度中等或者中上等,有韵律性,这种运动状态下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比如慢跑、骑自行车等。

我们来举个例子,比方说两个人一起跑步,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能够边跑边交谈,跑步运动呼吸肯定会加快,但是呼吸加快后,人还能够说话交谈,这样的状态就是有氧运动。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让他们参加有氧运动更为适宜。我们前面讲过了,运动主要是大量的呼吸空气,然后空气的氧就能进入到血液之中,人的身体需要氧,大脑需要氧,淋巴系统需要氧,血液里边需要氧,没有氧人就不可以活动的,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更需要充足的氧,所以要让孩子更多地参加有氧运动,慢跑、快走、单车、瑜伽、太极拳等等都可以。

家长如果不懂得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盲目地让孩子运动,一些孩子就会出现不适感,不但达不到运动的效果,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当然不是说无氧运动就不好,如果有能力、身体素质好的孩子,他们自己喜欢的运动也可以去参加,只要适度就可以了。

5、运动活动时间要固定

体育活动要长期有规律,而且每天活动的时间要固定。如果孩子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没有好处,还会有坏的影响。例如有的家长一高兴了,领着孩子去打球,猛打一顿回来了,第二天、第三天就不打了,结果孩子的身体没有形成运动的规律,身体还会酸痛。原因是运动时吸入了大量的氧气,氧变成活性氧,活性氧又结晶,在肌肉里边结成小块,致使肌肉疼痛。这种平时不运动、偶然运动一次就是大运动量的做法,不但起不到运动的效果,还会让孩子感受到运动过量后的疲惫和疼痛,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不喜欢运动。

正确的做法就是每天有规律的运动,这样身体就能够适应运动的状态,也就是说人通过运动吸入氧,又能把这些活性氧转化出去,这样的规律形成之后,身体就会变得舒适。同样的,每天运动的时间也要固定,比如,早晨7点钟跑步,那么每天都要这个时间去跑;傍晚5点钟打球,那么每天这个时间都打球。如果时间不固定下来,一天一个样,也不能形成习惯性和规律性。

6、运动要伴随孩子一生

运动要伴随孩子一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把运动当做辅助的手段和途径,而是要将运动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就好比吃饭睡觉一样,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乐趣的一部分,成为学业和事业的一个支撑,让运动伴随孩子的一生。

很多成就大事业的伟人前辈都很注重运动,例如,教育家孔子力大无比,孔子很注重体育;毛主席就注重游泳,游泳也是很好的运动。将运动作为生活和成长的一部分,本就是身体需要。

所以,帮孩子选好运动项目,让孩子坚持运动,对孩子的一生都是非常有益的。


 
分享到:
  收藏    |     打印    |     关闭
 
 
 
学习收获大反馈
 
热门文章
家和子贵播放器
13岁女孩软硬不吃怎么办?
科学教育法微信网站栏目及栏目内
消除孩子脾气禀性的科学方法
365比分直播上辅导
中国教育报微信平台家长汇视频解
读经妈妈了不起
山东小提琴家化性
 
推荐文章
微电影:你到底离还是不离?
中国人终于可以不离婚了!
家和子贵与深圳国学院全面合作(图
家庭教育心得笔记之一
深圳家长学校—帮助中小学生摆脱
古典音乐在教育中的应用
夏令营爬山训练
中国教育报微信平台家长汇视频解
 
家和子贵学霸教育公众号
 
家和子贵官方微博
 
李老师微信号
 
友情链接: 爸妈在线    巴山艺术教育    湘北新父母    家长培训学校    成都盐道街    小学美术老师    罗蓉好家长    深圳家教网
中国教育在线    大庆网    百湖网    深圳网
网站访问量: 
CopyRight @ 2007 - 2015 科学教育法,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05040072